港府财政多年盈余 坚持量入为出
整理编辑:百利来注册香港公司中心 最后更新时间:2016-02-25 点击: 次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24日在特区立法会宣读2016至17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案时表示,香港近年财政相对稳健,政府录得多年盈余。预计2015/16年度盈余300亿元(港币,下同),财政储备在2016年3月31日为8600亿元,相当于24个月的政府开支。
曾俊华强调,财政储备是香港重要的经济支柱,确保港元稳定、应对经济周期转变和人口老化带来的挑战。为确保财政稳健,应付可能遇见的冲击,必须恪守审慎理财、量入为出的原则。为处理预期结构性赤字衍生的问题,香港已成立未来基金,在财政仍可负担时把部分储备作长远投资。自己已经指示金管局将财政储备中的2200亿元土地基金的结余作为未来基金的首笔资金,并注入2015/16年度实际财政盈余的三分之一。金管局会将未来基金其中一半款项分阶段投放在外汇基金的“长期增长组合”,增加回报。
曾俊华介绍,编制预算案时,着意多为香港的长远需要作部署,包括设立房屋储备金支持公营房屋发展、为10年医院发展计划拨备2000亿元,以及成立未来基金作长远投资策略。因应人口老化、劳动力减少和经济增长放缓,特区政府必须控制开支增长的步伐。
曾俊华还表示,近日社会对基建项目超支问题甚为关注。工程项目由规划研究、设计建造到落成启用,需时甚长,当中涉及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岩土情况、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工资上升、经济周期起落,以至施工期间遇到未能预计的情况,都可能导致项目超支。大型基建所面对的挑战更为严峻。
曾俊华表示,为加强管理工务工程的造价,去年已成立专责小组,审视工程价格上升的原因和制订改善措施。要求发展局设立一个跨专业办公室,在未来三年全面检讨工务工程指引,减省非必要的设计和合约要求,并严格审视300个主要新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向财政司司长定期汇报进展,务求控制造价。今后会引入更多竞争,改善工序和加强培训,提高生产力。在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以及工资水平的前提下,透过优化的“补充劳工计划”,减少人手不足导致工程延误和超支的情况。
曾俊华指,为避免回标价格太高而须申请额外拨款,已敦促部门就争议性较小的项目,包括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先进行招标工作,才向立法会申请拨款,以便提供更准确的工程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