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补地价仲裁先导计划出台
整理编辑:百利来注册香港公司中心 最后更新时间:2014-10-27 点击: 次
立法会今日举行发展事务委员会,出席的议员对政府於施政报告提出的补地价仲裁先导机制表示关注,当中包括组成的成员等资料。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指出,现时地政总署及律政署正就磋商有关细节,预料将会在今年中公布。他强调当仲裁得出结果後,双方均需要接受,不可以输打赢要。
至於政府是否有意向内地买地或租地,以解决本港土地不足问题时,陈茂波指出现时并无资料可以公布。
地政署署长甯汉豪指出,过去当局处理申请人个案时,可以作出无限次修订。若日後推出仲裁机制,地政总署可以邀请申请人参与仲裁机制。当出现结果後,双方均要接受。若发展商不接受仲裁邀请,则会继续通过现行机制处理补地价昭问题。
除了补地价仲裁先导计划外,政府於施政报告中亦提出在港岛北及九龙半岛外的地区,提升地积比率20%。出席的官员指出规划一直是有发展密度分区,在发展密度2区及新市镇1区是可以增加密度,而在新发展区亦可以接受提升密度。陈茂波则补充在启德区,是可以通过提高建筑物高度以增加地积比率,惟最终仍需要当局批准。
更改政府﹑机构及社区用地(GIC)亦是另一个增加住宅单位的方案,政府拟更改80幅﹑合共逾150公顷,足够在未来5年兴建8.9万个公私营单位。被问及政府是否有回应社会要求,以及是否正面对问题。陈茂波先指出造地是需要动軏要8至10年时间,并且指出更改土地用途,既要由政府检讨,以及亦需要市场支持。惟他回应议员刘慧卿提问政府有何困难时,则指出有关批评是不公道,因过程要与地区商讨,以及地区理解。
政府在施政报告中,亦有一定篇幅谈及大屿山发展计划,包括在东大屿山对出海面建造一个大型人工岛,以建立东大屿都会。有议员问及可否将海面数个岛屿接连时,陈茂波表示可以再考虑。
此外就有关市建局的需求主导重建计划时,陈茂波指出该计划实施了年多,将会进行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