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涌港带来巨大机遇
整理编辑:百利来注册香港公司中心 最后更新时间:2015-06-30 点击: 次
明日是香港回归18年纪念日,亦是两地基金互认正式推出的日子。为争取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的特别提款权(SDR),内地今年明显加快资本帐开放的步伐。去年今日,沪港通尚未开通,但短短一年时间,沪港通、基金互认等已相继出台,深港通及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亦可望于下半年推出,未来中国及香港金融市场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逾十年的发展,本港人民币业务已日趋成熟,为全球最大国外人民币业务中心,并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外人民币资金池,但两地的跨境投资渠道仍然有限。沪港通于去年11月17日开通,同日本港取消本地居民每人每日两万元的人民币兑换限制,正式打开两地跨境投资的大门,标志?中国资本帐开放的里程碑之馀,亦意味着两地股市正式进入新时代。
增加港银行人币资金来源
虽然沪港通开通初期反应未见热烈,但未有窒碍中央加快开放市场的决心。今年三月,中证监宣布允许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中保监于数日后宣布将保险资金投资范围扩大至香港创业板股票。一时之间,多项利好因素齐发,早已落后A股多时的港股于复活节假后随即爆上,于4月8日缔造多项纪录,包括本港证券市场成交金额创出2524亿元的历史新高,港股市场最高成交宗数及港股总市值亦创历史新高。
好消息陆续有来,五月份,证监会及中证监宣布于7月1日开始推出基金互认,初始投资额度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跨境投资渠道大增,人行六月份出招纾缓本港人民币的流动性,公布容许进入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参加行,可开展债券回购交易(Repo),且回购资金可调出境外使用。此举不单可增加本港银行界人民币资金来源的渠道,两地息率亦可望拉近,且有助内地利率市场化。
IMF将于今年10月就SDR货币篮子进行检讨,市场预期内地会加快推出改革开放措施,下一步除市场盛传多时的深港通外,打通个人跨境投资的渠道亦是中央的目标之一,故QDII2的境外投资试点亦可望快将面世。
引更多外国基金来港注册
内地加快资本帐开放步伐,除代表庞大的“北水”涌港外,深一层的意思是内地透过香港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内地资本市场。而香港,将再一次成为中国及国际资金及投资者汇聚的地方,如基金互认将为香港业界带来巨大机遇,吸引更多外国基金来港注册。香港亦有条件成为企业财资中心,希望吸引更多跨国企业来港设立财资部门。总结来说,香港应把握中国改革开放的机遇,“食住”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发展成为国外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这亦是中央于“十二五”规划中给予香港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