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海关推“跨境一锁”计划
整理编辑:百利来注册香港公司中心 最后更新时间:2015-10-20 点击: 次
电子科技促进货运清关效率,海关五年前开始在清关程序引入电子锁及全球定位(GPS)技术,让空运到港转运内地的货物不须重复检查,清关时间较以往节省约两小时,至今有八成空运转陆路的货物可做到“无缝清关”。粤港海关亦已合作推行“跨境一锁”计划,让香港与内地的清关系统实现对接,现时每日约40至50架次跨境货车享有快速清关便利。
香港海关2010年与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合作,推出“多模式联运转运便利计划(ITFS)”,当货车完成清关离开机场货运站时,自动锁上电子锁,海关透过网上系统实时监察电子锁状态及行走路线,至自动解锁,不须重复清关。
八成承运商用港电子锁
海关陆路边境口岸科(道路货物资料研究及支持课)副总指挥官刘镇坤解释,货车以往在机场及陆路口岸都可能被截停开柜检查,需时起码两小时,自从计划实施后,被选中的转运货物只会在入境或出境其中一个管制站接受海关检查,清关效率大大提高。道路货物资料研究及支持课高级督察刘志忠介绍称,运送期间如有开锁、损坏或货车偏离路线异常情况,电子锁会向海关控制中心发出警报。
刘镇坤表示,现时八成的承运商已参与计划,自行装设了获海关认可的三间公司所生产的电子锁及GPS系统。数字显示,今年一至九月经陆路转运出入口的空运货物约有630万票,八成货物约500万票使用计划。他认为,现时网上商业及购物活动频繁,不少商家从外地经空运引入家品、零件、半制成品,希望不久将来此计划包括所有货运商,加快清关效率。
另外,随通讯技术成熟,粤港两地海关三年前签署合作协议,推动“跨境一锁,分段监管”计划,将香港的ITFS计划与内地同类的“跨境快速安排”对接,简化货物粤港间清关的流程,现时每日来回约有40至50架次货车受惠。据知,有关方面已成功克服以同一电子锁应用于两地不同系统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