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据路透新闻,香港金融管理局周五首次发布统计数字显示,2016年第四季储值支付交易总额大约303亿港元,并以消费占绝大多数。
统计显示,包括支付宝、PayPal在内的15间储值支付工具营运商於去年第四季录得交易总额297.24亿港元,其中消费支付占比98.2%,个人对个人转帐(P2P)占1.8%;消费金额之中,销售点与网上分别占61%及39%。
期内总交易量为14.08亿宗,以此计算平均每宗交易额约21港元;而使用中的储值支付工具帐户共4,049万个。
自2015年11月《支付系统及储值支付工具条例》实施以来,金管局分批发牌,现时除了支付宝和PayPal之外,其余营运商分别是八达通卡、三三金融、大新银行、交银银行、快易通、易票联、财富数据、通汇、侨达国际、香港电讯 、Optal Asia、TNG以及UniCard。
中泰证券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相较于内地200多家企业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香港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参与者仍较少,市场空间有待发掘,竞争有待释放。
金管局高级助理总裁李达志曾表示,实施SVF发牌制度,有利新的零售支付工具的推出及采用,对已拿到牌照的运营商来说,受金管局规管,可令合作伙伴更加信任,方便日后业务发展;与此同时,使用者的利益亦得到保证,市民可更加放心使用移动支付工具,有助移动支付市场的健康发展。
另外,金管局公布,去年第四季信用卡交易总额为1,672亿港元,按季增加11.0%,按年升4.0%;总交易量1.52亿宗,平均每宗交易金额约1,102港元。
截至第四季末,在市面流通的信用卡总数为1,918万张,按季下趺0.1%,按年上升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