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保险业站在了金融市场的风头浪尖。针对保险行业,尤其是在股市上掀起“惊涛骇浪”的万能险监管,日趋严厉。
姚老板旗下的宝能系买了万科25%,仍很可能无缘董事会席位,前海人寿命运待决。但这并不能浇灭闽系资本获取保险牌照的决心。内地获批不易,那就绕道香港吧。
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大新金融(0440.HK)日前发出公告称,完成出售旗下人寿保险业务之香港股份,而澳门股份的出售正在推进。此次交易对手为中国内地闽系资本泰禾投资,其控股在A股上市的地产公司泰禾集团(000732.SZ)。
大新集团旗下的大新人寿保险就资产规模来说,算不上大,2015年末净资产为34.89亿港元,大新保险服务净资产为1800万港元,澳门人寿净资产为1.91亿港元,三者合计净资产为36.98亿港元。
而此次交易价格共计106亿港元,其中80亿港元支付对标寿险资产,26亿港元对标与大新银行和澳门商业银行签订的15年分销协议。根据公开的报道,参加2016年的竞价环节不乏内外资大佬,比如复星、碧桂园、英国保诚等,但最后却由规模和名声都相对较小的泰禾中标,也是令市场颇为惊讶。
食之无味:大新金融甩包袱
大新金融集团是香港本地家族化金融集团,旗下主要经营银行业务,控股上市公司大新银行(2356.HK)。总体上看,保险业务在整个公司的占比不大,2015年保险营收占总营收的11.7%,且人寿保险板块近些年的盈利情况并不出彩。公告显示,大新人寿2014年亏损了1.34亿港元,2015年盈利1.33亿港元。
相对于此次出售的寿险业务约37亿港元的净资产规模来看,泰合投资以近3倍的市净率收购。与同期港股保险股的估值相比,这个价格并不算低,大新金融这笔交易颇为划算。
完成此次出售后,大新金融计划派出特别股息回报股东,而剩余资金用于补充保险和银行业务的资本金及一般经营业务。
其实出售人寿保险业务后,大新金融仍持有保险牌照,因为旗下的大新保险(1976)仍在集团内经营一般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财产险。
内地牌照不好拿,来张香港的也行
泰禾投资是A股上市公司泰禾集团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8.97%。泰禾系近年来大力布局金融行业,开启了收集金融牌照之旅。在其官网上有句话显示了它的野心:不懂金融,就做不好房地产。
其实在保险方面,早在2015年,泰禾集团就联合七匹狼等福建企业出资发起设立海峡人寿,但至今未获得保监会批准。
最近几年,民营资本掀起了申办保险公司的热潮。虽然2016年批筹的家数创下新高为20家,但是,据公开报道目前仍有200家在排队申请。但伴随着万科股权之争等一系列大事件,监管层加大对险资的监管。且2016年的审核力度加大,不少申请公司已被否决,被否决的原因包括股东经营定位不明确、主要股东不符合具有持续出资能力等。
而泰禾投资手中早已握有银行、证券、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就等收齐保险这一枚了。
106亿港元的现金支付,对于泰禾投资来说不算小数目。据泰禾集团的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即泰禾投资基本上已将所持股票全部质押。而泰禾集团自身的资产负债率也一直比较高,2017年第一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为84.96%,在A股地产行业中处于较高的水平。
地产+保险 保险并购潮仍未结束
除了保险牌照本身的价值外,近年来港资保险对内地强大的吸金能力,也让香港的保险牌照价值陡增。
统计显示,近几年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也是激增,引得中国保监会发文提醒赴港买保险的风险。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最近一次披露的内地访客新造保费数据是截止到2016年的第三季度。仅仅2016年前9个月,内地访客新造保费金额就已经达到489亿港元,相当于2014年全年保费的2倍,相当于2010年的10倍还多。虽然去年,内地赴港游客数量有所减少,但是保费额却在上升,可以看出香港的保单吸引力仍旧很大。
其实,全球的保险业都在经历整合,不过中国的特点与众不同,整合的力量更多来自行业外的资本力量。
根据安永于2016年发布的全球保险并购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前十大保险并购交易中大部分为保险公司间的并购活动,且有半数为日本保险公司收购欧美保险业务。
反观中国,近些年则主要是地产、互联网和医疗公司重金加快布局保险领域的进程而展开收购。尤其是在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落幕之际,房地产企业纷纷拥抱金融行业,为自己的转型和融资另辟渠道。